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內地朋友從來都不請我吃海鮮,他們總是說:“你從香港來,就別吃海鮮了吧”。似乎在所有中國人的心目中,香港都該是個吃海鮮的勝地。一來粵菜清淡,很適合捕捉海鮮真味;二來她是個知名海港,正所謂靠海吃海,香港的海鮮要是不好,那就是怪事了。

於是朋友們來到香港,我就好像理所當然地要請他們吃海鮮了。有一回,舅舅和表弟兩父子過來玩,我特意帶他們去西貢市區。先沿碼頭那條路吹吹風,再看看沿街飯館的盛況,以助食欲。然後我們挑了家老字型大小,在門外水族館一般的玻璃大缸前指手畫腳,又是瀨尿蝦又是海膽,瞧得我表弟目瞪口呆。兩個小時之後,酒足飯飽,大家挺著肚子走進仍然熱鬧得停不下來的夜街,舅舅感慨道:“香港的海鮮果然好!”當時我沒好意思說,其實香港的海鮮早就不是香港的了。

就拿那晚點的菜來講吧,除了一盤墨魚仔與一尾三刀應該是鄰近海域的水產,還有哪一樣是香港本地的東西呢?不只海鮮,傳統粵菜裏頭最頂級的四大海味“鮑參翅肚”,也根本不可能再有任何一種是國產貨了。例如鮑魚,即使鮮鮑也是南非的。又如海參,以前南海附近還有不少,但後來整個南太平洋的海參數量已經少到不足以捕撈了。於是船隊漸漸向加拉巴哥群島,也就是以海龜和達爾文曾經到訪而知名的那個地方……

我們愈是喜歡海鮮,愈是以烹調和享用海鮮著稱,我們就愈是吃不到本地海鮮。這個情況就和東京的築地市場差不多。那麼多人去東京旅遊起個大早去參觀築地,那麼多日本菜館標榜自己每天從築地空運入貨,但大家知不知道築地究竟是個甚麼地方呢?嚴格地說,它其實只是一個航運中轉站,來自世界各地的漁獲被送到那裏,然後拍賣定價,幾小時之後再重新裝箱,運回機場,送往全球各大城市(包括香港)。

我們在鯉魚門和西貢這些地方吃的只不過是種臨近海洋的幻覺,全世界大部分海濱餐館賣的也是這種幻覺,它讓你以為你所見到的海洋和你吃到嘴裏的魚貝之間有種天然的聯繫,使你忘記在他們中間還隔著起碼兩座機場與一大段空中之旅。所以實況非常詭異,海鮮竟然成了碳排放量最大的食物之一,每吃一頓海鮮,你就為全球暖化的趨勢多貢獻了一分力量。

在這個意義上講,我在重慶吃到的海鮮並不真比西貢的鮮很多,除了烹調的手段不論,一尾北京菜館裏賣的石斑也並不比香港的同類更貼近大海。如果可能的話,你從伊朗帶一條吞拿回來,也絕對要比築地來貨新鮮,它起碼少掉了杜拜飛東京那一程機。

话题:



0

推荐

梁文道

梁文道

134篇文章 13年前更新

生于香港,少年长于台湾,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首篇剧评见于《信报》文化版。曾为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董事、主席或顾问之职,现为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人,凤凰卫视评论员,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多家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