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若選擇住,我不會選紐約……最主要的是它太抽象……我常想,有人喜歡它,便因它抽象;這是紐約了得之處,太多的城市做不到它這點。而我,還沒學會喜歡抽象。”

“日本是氣氛之國,無怪世界各國的人皆不能不驚迷於它。”

“英國的全境,只得蕭簡二字。而古往今來英國人無不以之為美,以之為德;安于其中,樂在其中。”

除了舒國治,我想不出還有誰能簡簡單單地只用兩個字就這麼精准地寫出紐約的抽象、日本的氣氛,以及英國的蕭簡。早在十四年前,我就領教過他這過人的本事了。那年香港快要回歸,他正預備要寫一本談香港的書(但始終沒有完成),於是我請他到我家裏夜聊,向我這個土生港人形容一下他所知道的香港。沒想到他竟然把這片我們傳統上習稱為福地的城市形容為窮山惡水。“由於沒有多少平地,他們總要在那麼彎曲狹窄的水道旁邊蓋樓,這些樓一面緊貼被人工鏟平削尖的山丘,另一面就是曲折的海岸了,這麼險要的形勢,竟然就住了這麼多人。”我不得不承認,他說得很對,從這個角度看來,香港的確很像一座擁擠的邊塞,住滿了無路可逃的難民,此處已是天涯海角,再往前走就是陸秀夫負主投海的怒洋了。這,如何不是窮山惡水?

舒國治眼光銳利,甚至可以說是毒,否則又怎能如此獨到又如此準確地掌握一個地方的特質呢?可是你千萬別以為他是那種禿頂冷沉、漠觀世情的思想家,不,他高高瘦瘦,走起路來像風一般迅捷,十分清爽,而且常帶笑容,隨處安然。他不介意和朋友在高檔的餐館裏暢飲貴價葡萄酒,但他自己的生活在許多都市人看來卻遠遠說不上舒適。住在溽熱的臺北,他竟然堅持不裝冷氣,家裏也沒有任何多餘的東西,例如電視。就像他在《十全老人》裏所說的,他的理想生活是容身於瓦頂泥牆房舍中,一樓二樓不礙,不乘電梯,不求在家中登高望景,顧盼縱目。穿衣惟布。夏著單衫,冬則棉袍……件數稀少,常換常滌,不惟夠用,亦便貯放,不占家中箱櫃,正令居室空淨,心不寄事也。基於同樣的原則,“聽戲曲或音樂,多在現場。且遠久一赴,不需令餘音縈繞耳際,久系心胸。家中未必備唱器唱片,一如不甚備書籍同義,使令暗合家徒四壁之至理也”。

家徒四壁,這是何等的好品位,何等的好生活?今天老把奢華、尊貴掛在嘴邊之輩,恐怕還要再過十多年才能領略其中意趣。

我不想說太多舒國治這個人的事,我想談的其實是他的文章。只是他的為人為文無法不讓我想起文如其人這句老話,所以言其文就不得不從他的行止風範談起了。可是,經過現代文學理論的洗禮,人人皆知作者已死,文如其人早就是老掉牙的過時神話了,為什麼我還要用它去概括一位作家的書寫呢?那是因為舒國治的散文原就給人一種古老的感覺。你看,許多年輕讀者不都說“舒哥的作品不像是現代人寫的”嗎?正由於其古老,他才能迷倒一眾臺灣讀者,成為彼岸十年來最最受歡迎的散文家。

舒國治的古老,或許在他行文的韻律節奏,也在他用字的選擇,比如:“波羅的海上散列的成千島嶼,將斯德哥爾摩附近的水面全勻擺得波平如鏡,如同無限延伸的大湖,大多時候,津浦無人,桅檣參差,雲接寒野,澹煙微茫,間有一陣啼鴉。島上的村落,霜濃路滑,偶見稀疏的Volvo車燈蜿蜒遊過。”

然而,正如Volvo這個洋文所提示的,舒國治終究是位受過洋化教育、見過世面的現代人。上世紀八十年代,他趁著心裏頭仍抱一股嬉皮餘風,獨自浪遊美國,按圖索驥,從一個小鎮走到另一個小鎮,每至一處便打點零工,攢點小錢,住得差不多了便再收拾行囊上路。此前,他本是臺灣文壇的新星,以一篇小說《村人遇難記》贏得無數前輩驚異。而他居然放棄了自己的前途,忽然從大家的目光中徹底消失。

等他回來,舒國治已經漸漸變成另一個人了。雖然他偶爾還會寫下這樣的句子:“她微低著頭,眼睛視線不經意地調在前下方的地面,輕閉著唇,有時甚而把眼皮也合上一陣子,隨著車行的顛簸,身軀也時而稍顯移晃。”文藝得很像當年那位深具現代主義色彩的小說家。他甚至不忌破壞性和其他各種這個“性”那個“性”的西化造詞。但是,大家卻發現整體而言,從美國回來之後的舒國治竟然變得更古老,也更中國。因為他居然以散文為業,而且是一種很不時髦的散文。

散文原是老的,它快老到被人遺忘的地步(難怪我曾見過有些年輕人會批評某某某不寫小說不寫詩,所以不算作家。可見在他們看來,就連周作人、林語堂和梁實秋的作家地位也變得很可疑了)。當然,散文還是存在的,就文體而言,它甚至是最常見最普及的,小至一條手機短信,大至一份公文,皆可歸入廣義散文的範疇。正因其常見普及,散文遂成了一種最不文學也最(看起來)不必經營的文類。比起詩、小說與戲劇,散文少了一份造作,自然得有如呼吸飲水,凡常而瑣碎。

我猜測這便是今日大陸雜文家日多而散文家益少的原因了。在我們的期待裏頭,雜文應該寫得機巧銳智,處處鋒芒,它的經營痕跡是鮮明可見的,它給讀者的感受是爽快直接的。更要緊的,是它往往夾帶議論。所謂有思想,所謂以小觀大,皆與雜文的議論功能有關。相比之下,傳統散文未免顯得太過平淡,花草蟲魚之屬的內容也未免太沒深度。於是美文就興起了,彷佛不經一輪斧鑿,一番濃辭豔飾的堆砌,散文的文學性就顯不出來。於是文化大散文就抬頭了,似乎不發一聲文明千年的哀歎,不懷國破山河在之思古幽情,散文就不夠深刻。這麼重的口味就好比現時流行全國的川菜(尤其是那些劣品),吃得太多,你就再也嘗不出一口碧綠小黃瓜的鮮脆真味了,見到一尾活生生的黃魚,你也只能想像它鋪滿紅料躺在炙火上的模樣。

就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說舒國治的散文古老。你看他有多無聊,居然用一整篇文章去寫賴床,而且還要討論賴床怎樣才算賴得好:“要賴床賴得好,常在於賴任何事賴得好。亦即,要能待停深久。譬似過日子,過一天就要長長足足地過它一天,而不是過很多的分,很多的秒。”然後他還能分辨一個人是不是賴床的人,因為“早年的賴床,亦可能凝熔為後日的深情。哪怕這深情未必見恤於良人、得識于世道”。“端詳有的臉,可以猜想此人已有長時沒賴床了。也有的臉,像是一輩子不曾賴過床。賴過床的臉,比較有一番怡然自得之態,像是似有所寄、似有所遙想,卻又不甚費力的那種遙想。”也許是我見識不廣,但我的確好久沒見過有人這麼認真地去寫賴床這樣的題目了,如斯細碎,如斯地無有意義。而且他不故作幽默,沒有埋伏一句引人驚歎叫人發噓的punch line;也不聯繫什麼名人偉業,沒有扯出什麼賴床賴出太平盛世的大道理。他就只是老老實實地寫賴床:“我沒裝電話時,賴床賴得多些。父母在時,賴得可能更多。故為人父母者,應不催促小孩,由其肆意賴床。”

舒國治的散文更不是一般意義的美文,儘管它的確與審美(aesthetics)有關。這種審美是某種感官能力的開啟,常如靈光一閃,以清簡的文字短暫地照亮俗常世界之一隅,就像《哈利·波特》裏面那國王十字車站裏多出來的一個月臺,一般人是看不見的,惟待魔法師隨手一揮,它才赫然敞現。可是那座月臺卻示現得穩穩當當、平平無奇,彷佛早已在此,良久良久,而你之前明明看不到它,等到見著了,竟也不太訝異,覺得一切盡皆合理、凡事本當如是,只是自己一時大意,過去才會對它視而不見。

這便是專屬散文的獨特美學了,不像詩,它不會劇烈扭轉觀看事物的角度,使得宇宙萬象變得既陌生又奇兀,相反地,散文總是稀鬆平常,就算說出了一點你想都沒想過的道理,你也忍不住要點頭認同,是啊,事情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似乎你很久以前也曾想到過這一點,只是不知怎的卻把它給忘了。

就拿蘇軾那篇膾炙人口的《記承天寺夜遊》來說吧,全文不過百字,你說它講了什麼大道理呢?沒有;你看它的修辭用字很華麗嗎?也不。但大家硬是覺得它美,硬是要把它看成中國小品文的精粹。為什麼?因為它好像說了很多,實際上卻又什麼都沒說過。正是“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月夜竹柏有誰沒見過呢?問題只在於“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所以散文的審美與散文家的想像力是與眾不同的,他用不著像詩人那樣祈靈繆斯,好在眉心修煉出一隻魔眼;也用不著如小說家那般閉戶向壁,苦築一座不存在的蜃樓。他只需要閑下來一些,便見“庭下如積水空明”,然後再閑一些,便能將這很多人也許都曾看過但又不復記憶的景象寫下來。他不該太費力氣,也不可太著痕跡,輕輕一拭,那蒙灰的鏡片方能頓時明朗,令人感到眼前萬事依舊,可自己就是比往常看多了些什麼。

出入塵世而不滯著,故閒人如舒國治者才能道出樹木與房舍的本來面目:“再怎麼壁壘雄奇的古城,也需有扶疏掩映的街樹,以柔緩人的眼界,以漸次遮藏它枝葉後的另一股軒昂器宇,予人那份‘不盡’之感。”在這種目光的關照底下,就連下午的陣雨也意外的可喜:“理想的下午,要有理想的陣雨,霎時雷電交加,雨點傾落,人竟然措手不及,不知所是。然理想的陣雨,要有理想的遮棚,可在其下避上一陣。最好是茶棚,趁機喝碗熱茶,驅一驅浮汗,抹一抹鼻尖浮油……俄頃雨停,一洗天青,人從簷下走出,何其美好的感覺。”而你卻不覺這是故作怪論,強替陣雨說好話,反倒勾起了你記憶中的經歷,去其狼狽,存其真趣,自己在心裏細細印證他這番話的味道。

由於散文這種獨特的審美面向太過貼近現實,不是這種心境,不是這種性情,便很難真切地寫出這種稍稍偏移出現實的現實,所以文如其人的古訓最能適用在散文家身上。我見過詩人很不像他的詩,更常見到小說家不像他的小說,卻從未見過有散文家不像他的散文的。所以張中行就像張中行,餘秋雨就像余秋雨,龍應台就像龍應台。舒國治,他的人就走在他自己的文字裏,閒散淡泊,品位獨具。我知道有些大陸讀者看到這裏就已經忍不住要說“這種品位很小資”了,他大概看了太多流行時下的廣告,也大概太過年輕,遂將態度的悠閒與生活的講究生硬地等同於小資,乃至於忘記了中國散文的古老傳統,忽視了消費喬裝以外的做人美學。

上一回在北京見到舒國治,我問他接下來會去哪里玩,不料他答道:“河南陳家溝。”我沒聽過有人會去那裏旅遊,非常好奇,接著他便解釋:“陳家溝是陳氏太極的發源地,我想去看看。”我知道他不打拳,也不迷武術,他真正的理由可能就只是想去看看而已。不用再問,我就曉得他一定會先坐硬臥火車,聽人家夜裏喝茶聊天嗑瓜子;再乘大巴,隔窗觀看道旁推車的老漢;眼皮稍倦,就合上小睡一會兒。等到一覺醒來,說不定便是陳家溝了。至於他回來之後會不會寫篇文章記記那裏的風土人情,也許會,也許不會,但這又有什麼要緊的呢。

话题:



0

推荐

梁文道

梁文道

134篇文章 13年前更新

生于香港,少年长于台湾,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1988年开始撰写艺评、文化及时事评论,并曾参与各种类型的文化及社会活动。首篇剧评见于《信报》文化版。曾为多个文化艺术机构及非政府组织担任董事、主席或顾问之职,现为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主持人,凤凰卫视评论员,中国内地、香港及马来西亚多家报刊杂志专栏作家。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