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喝酒之後,我改喝水。在餐廳點菜,常常留意他們供應甚麼樣的水,選擇多不多,因為我聽說真正的喝水達人都懂得用不同的水來配菜,而我決心往這個方向發展。可惜再好的菜館在水這個環節上也都不太講究,通常除了水喉水,就只有帶氣和不帶氣等兩種house water。於是我只好放棄像點酒一樣點水的奢望,等有空的時候自己買一堆水回家品嘗。
水當然是有味道的,而且差異很大,所以懂茶的人特別在意水和茶葉的搭配之道,為不同的茶葉配上不同的水。可是如果你就這麼淨飲,你能分得出眾多瓶裝水的差異嗎?就算你大概分得出來,你能仔細描述它們的品質特性?記住每一瓶水自己的風格嗎?
雖然品水漸成潮流,前幾年香港還開過一家標榜喝水的水吧,但是這股潮流的發展還遠遠未到成熟的地步。我們沒有葡萄酒那麼法定產區分級制去嚴格界定水源,也沒有一個羅伯•派克去為每一種水打分,我們甚至對形容水味水質的標準術語都還沒有共識。所以大部分人只能憑最粗淺的第一印象去決定自己要買哪一種水,而第一印象的來源只能是廣告和包裝。
因此近年的水商莫不以極大心力去製造水瓶,務求其造型搶眼,能在芸芸競爭者中突圍而出。首作俑者,當屬挪威的VOSS。它的瓶身是一個直直的玻璃圓柱,上面沒有任何招紙,只刻了銀灰色的字樣,低調、簡潔,而且純淨。它的蓋子也是銀灰色的,直徑與瓶身相當,所以整體看來是順滑無縫,非常摩登。於是VOSS一度成為潮人至愛,是本地高級超市里取價最高的水。
問題是它的味道如何?它真是市面上最好喝的水嗎?我們可不可以用試酒的方法來試水?遮蔽它們那些招牌上難以發音的異國名字,擋住它們爭奇鬥妍的瓶身設計,只用我們的口舌來一場盲試呢?我決定自己做一次小實驗。
從超級市場離開的時候,我覺得自己真能體會到送水工人的辛苦,十來二十瓶的水加起來大概有十公斤重吧。收銀員的表情告訴我,我可能是她見過最愚蠢的人,居然用幾百塊錢去買水,這筆錢要是換成一瓶不錯的義大利酒該有多好?我不管這麼多了,只是使出平日搬書的力氣把它們運回家,送進雪櫃等待真相大白的那一刻。
試水的細節就不必提了,只有一點:試酒的時候大家用水漱口,試水的中途我們又該用甚麼東西去再度活化自己的味蕾呢?答案是水。根據的指引,我特地準備了一瓶純水,用它來清理上一款水所留下來的感覺。坦白講,這個過程讓我覺得自己是個白癡,同時我相信任何一個如此試水的人都該去諮詢心理醫生,不信的話你自己試試看連吞二、三十杯水的感受。尤其在結果出來之後,我更加肯定自己的愚笨,那位超市收銀員的眼神不止是偏見的表現,她一定早就知道了事實。
我一口氣買了十多瓶水,冒著飲水過多而致死的風險,並且參照專家指南開列的標準,一杯杯地喝,一杯杯地記錄。結果非常令人震驚,因為得分最低的那一款竟然是瓶身最漂亮,而定價也排行甚高的“Lurisia”!
“Lurisia”一向不是太過複雜的水,因為它的礦物質含量不大。可是我這回試的這一瓶卻格外難喝,它的味道簡直令我想起在馬桶裏陳放多年的沖廁水(當然這只是想像,我還沒瘋狂到喝馬桶水的地步),甚至比同廠出過的塑膠廉價版還糟。真虧他們還找了祖家義大利的皇牌設計公司“Sottsass”來重新包裝,推出這麼漂亮的玻璃水瓶(據說這個瓶子拿了本年度最佳玻璃瓶設計大獎)。
假如你以為這只是我的口味有問題,那你就錯了。請上網看看,全世界大部分由媒體和民間組織舉辦試水活動往往都是得到類似的結果:一、瓶裝水的口味與它瓶身的美觀毫無關係;二、瓶裝水的質素和它的售價是毫無關係;三、越是出名越是受歡迎的水通常都沒有什麼好下場,例如“Evian”。讓我們坦白招認吧,我們平日買水的標準根本不在口味,而在形象,而水的形象就建立在它的瓶身之上。此所以各家水商莫不挖盡心思地搞瓶子,讓它看來更純淨(也就是透明),更高級(也就是使用磨砂玻璃),或者更優雅(就像Lurrisia這樣,有一個極具曲線美的輪廓),反而它們根本不可能在釀造水的環節上分出高下。
這個時代對於包裝的迷信和崇拜已經到了寡廉鮮恥的地步了。所以去年才會有一個29歲的年輕人想出了一個瘋狂的念頭,把紐約市的自來水直接入瓶出售,而且毫不掩飾地直接名之為“New York City Tap Water”。這種水出乎意料地好賣,一時間大家都在說紐約自來水的好話:有食家說它的味道比礦泉水還好,衛生官員說它比瓶裝泉水安全,義大利餐廳的老闆則說紐約的自來水是製作麵團的最佳拍檔。消費者更是完全不介意花一點錢在街上買一瓶他家也喝得到的水。多麼奇怪,這幫紐約客要在裝了瓶之後才能認識自家水喉水的好處。為什麼?當然是包裝,沒經過包裝的東西根本不算是東西。只要有了包裝,哪怕是水喉水,也能變成很酷很潮的品牌。
不過話說回來,第一世界國家的水喉水確實是不錯的,這也是很多試水會的結論。在好幾次國際級的比試當中,無論是清潔程度還是口味質素,自來水都以大比數拋離了我們熟知的品牌。難怪可口可樂公司在美國也乾脆用自來水裝瓶,只不過他們沒有那名青年的誠實,他們儘量在瓶身的色彩和圖案上讓你聯想到高山和大海。
我再次檢閱,想看看這個世界最權威的瓶裝水網站有什麼話要說。在如何品水那一欄裏,它宣稱:“我建議大家一開始不要盲試,透過瓶身的差異,品水可以變得更有趣,而盲試則顯得有點脅迫。”哦,原來如此。我差點忘記告訴大家,這個網站是全球瓶裝水商會之類的機構贊助架設的。
0
推荐